【北京华盛脑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预防措施

日期:2010-09-15 11:25:02  来源:北京华盛脑科医院

  预后:不同类型预后不尽相同,一般为良性过程如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

  预防: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特发展形成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药物治疗可部分改善异常运动。

  ①左旋多巴:对一种特发性扭转痉挛变异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戏剧性效果;

  ②抗胆碱能药:给予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如安坦20mg口服,3次/d;三己芬迪40-50mg口服,3次/d,可能控制症状;

  ③地西泮2.5-5mg或硝西泮5-7.5mg口服,3次/d,部分名有效;

  ④氟哌啶醇、酚噻嗪类或丁苯喹嗪可能有效,但达到有效剂量时可能诱发轻度帕金森综合征;

  ⑤巴氯芬和可马西平也可能有效。继发展形成肌张力障碍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2、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①药物治疗基本同特发性扭转痉挛;

  ②严重痉挛性斜颈采用副神经和上颈段神经根切除术部分病例可缓解症状,但可复发;

  ③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疗效较佳,注射部位选择痉挛最严重的肌肉或肌电图显示明显异常放电的肌群,如痉挛性斜颈可选择胸锁乳突肌、颈夹肌、斜方肌等三对肌肉中的四块作多点注射;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分别选择眼裂周围皮下和口轮匝肌多点注射;书写痉挛注射受累肌肉有时会有帮助。剂量应个体化,疗效可维持3-6个月,重复注射有效。

  3、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损毁术或丘脑切除术

  对侧偏肢体肌张力障碍可能有效。有些患者用苍白球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有效。

上一篇:

九种常见肌张力障碍

下一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

Copyrights 2005-2016 导医网 版权所有